
亿仕租赁特邀请北京企业法治与发展研究会融资租赁研究中心贾毅军主任在亿租亿评网公众号开设专栏:“租赁老炮儿侃租赁”。每月一期,我们将邀请贾主任针对融资租赁畅谈自己的观点,欢迎大家参与话题讨论。
本期为第一期,我们首先针对亿仕租赁提出来的融资租赁10大问邀请贾主任给出他的答案。

问题一、目前国内众多融资租赁公司经营模式是否大致相同?是什么模式?融资租赁公司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或者你认为怎样才能走上更适合中国特色的融资租赁模式?
贾毅军:讲租赁公司的经营模式要从两个角度来讲这个问题,第一从融资租赁公司角度讲;第二从金融角度讲。从这两个角度来讲有明显的不同。因为我们现在的三种租赁公司(金租、内资试点、中外合资或外资独资)体制不同,其经营模式肯定不同。
首先从租赁公司角度讲。
多数外资独资或中外合资租赁公司得不到国家真正的支持,没有资金,只能做渠道业务,做中间业务,或者做一些中小企业的租赁业务,做回租或直租。
内资试点租赁公司有一定的实力和股东支持,他们做大的企业或股东主营业务领域内的企业,一般多少也能够得到国家照顾,银行能给他贷款和融资,项目好匹配一些,其模式也是回租或直租业务,回租业务占比高,一定程度讲就是类信贷业务。

如果从金融角度讲,融资租赁模式首先是一种金融模式的创新,其目的是维护国家金融秩序,致力于直接服务于实体企业。
那么怎么做呢?
我觉着真正的创新就在第三方租赁公司上,因为这些租赁公司没钱,没有资金支持它,它无路可走就必须创新。而如果这些第三方租赁公司创新的融资租赁模式能够再用在金租上则可能事半功倍。因为第三方租赁公司首先考虑的是退出机制,有了退出机制才安全。这种有退出机制的思路如果用在金租上,还会有这么多的不良资产吗?银行还会有这么多不良资产吗?因为金租毕竟还是在运作银行的钱。

所以对租赁公司来讲,还是要回归到行成好租赁资产上来。为什么呢?你看我们的钱没少印,贷款也好,租赁也好,投放了很多,但没有行成真正好的资产。我们的钱一直在转,流动性也不错,钱一直在转圈,但对实体企业来说是成本是越来越高,我们的实体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利润跑哪去了呢?这才是根儿,我们的金融也好租赁也好,转来转去,抢走了实体企业的利润,这种结果不是国家想要的。

所以,我们租赁模式应该是让实体企业盈利,给到实体企业的成本要低,形成的租赁资产要优质,这是我们所有租赁模式的最终目标。
我们有句话叫做:16年找项目,17年找资金,18年找活路。今年该怎么活?今年的监管会更加严,砍掉了渠道业务,砍掉了高杠杆,众多租赁公司该怎么活?这是头等大事,这个必须尽快解决。
现在也有不少内资试点租赁公司有点儿钱,但是围绕主业做的不多,有的因为行业不好,有的因为股东认为围绕主业市场不大,要到大海里赚钱。而那些到海里赚钱的又不知道怎么做,盲目操作的很多内资试点租赁公司都已经搁浅了,这是事实。
那么这些手里有部份资金的内资试点租赁公司怎么办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看是站在租赁公司的角度讲还是站在股东的角度讲。从股东的角度讲是计划经济,要围绕股东主业来做;如果从租赁公司角度讲,就是市场经济,在市场里找活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是一个转变,也是需要股东和租赁公司经营层要磨合的。

很多租赁公司(非银行系金租)股东和租赁公司职业经理人的思路不统一其实是制约租赁公司商业模式的主要原因。股东的思路要旱涝保收,围绕主业做;职业经理人的思路是在市场中找活路,走市场经济,主业就做那些做完了怎么办,资产怎么形成怎么流转?如何既能满足股东的战略又能真正在市场中按市场规律运转,这是职业经理人必须思考的事情。
当然,我们说既然要做融资租赁这个行业,那就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股东必须有一定的租赁风险承受度。不要动不动就给职业经理说旱涝保收必须保本的话。当然我们也要说,做股东主业擅长的领域和熟悉的领域,围绕这个思路设计经营模式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租赁模式。

我们讲股东是谋局的人,租赁公司经理人是负责落地的人,这两者必须有好的沟通。二者思路的统一是设计租赁公司经营模式的关键要素。
综合来讲,我们现在大多数租赁公司首先是生存,资金没到位的我们不谈,那些有两三个亿资金的怎么生存?首先是谋局,租赁模式有进口有出口,有退出机制,你的资金才能循环起来。一句话:形成好的租赁资产,资产能有效流转,就是好的租赁模式。所以,租赁公司没有固定的租赁模式,因为公司的不同而不同,因风险、市场、资金不同而不同,定好方向(必须是国家政策支持的),确立能进能退出的租赁模式,形成好的租赁资产,形成有效的资产流转,就这么简单。

贾毅军:我们很多租赁公司的股东往往抱着信贷思维来考虑租赁公司的风险控制,旱涝保收不能有风险。这是信贷战略规划,不是租赁的。融资租赁风险控制还是要回归租赁的本质:首先要形成租赁资产规模;其次有退出机制;第三,我们做租赁做的是杠杆,有杠杆的是直租,有首付有保证金,保证金是控制风险的,租赁相对有了保障,处置起来相对简单。
如果做回租的话就相对差一些。直租模式有了首付、保证金、有了租赁资产,没有土地房产你也可以处置。如果资金成本很高,又做回租,还没有首付、保证金,那风险就太大了。

所以,我们讲租赁公司的风险控制,讲的还是一个系统控制:定好方向和战略、设计好模式、按规划形成优质租赁资产、实现资产的有效流转、能有高效的退出模式、风控做好过程控制。如果租赁公司战略规划就错了,风控能控制什么呀?大方向定错了就是老板思路的问题。把公司顶在枪眼上了还要求风控控制好,这不是强人所难吗?风控是根据项目来设计退出机制,围绕进入和退出机制设计租赁模式,形成好资产,形成资金循环才是风控要做的事情。
现在很多租赁公司经营遇到问题,不是风控团队不好,是公司方向选择错误。老板让做航母,你都没见过航母,搞什么风控?强人所难。

第一、 定位要对,租赁不同于信贷,租赁就是租赁。
第二、 风控是把握项目是否符合方向的,把握是否能退出、是否有利润、是否能实现资金循环的,这是租赁的风控。
第三、 方向要选对,做自己擅长的。要符合国家大的形势和政策,是国家鼓励的方向。
第四、 要有一定的风险敞口,即:一定的风险承受度。先定下这个基本的度,不要说什么保本之类的话。第三方的租赁公司做的辛苦,其实就是做渠道业务,你是否有承担风险的能力,没有就不要做有风险的事情。
第五、 能否处置租赁风险,不能靠法律,不能指望法院执行局,得靠你的退出机制。
第六、 风险与利润成正比,自己衡量清楚。
第七、 租赁是金融衍生工具,不是金融全牌照就能做好,要明白自己吃几碗干饭,得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租赁就是租赁。

问题三、融资租赁公司的身份没有得到统一的认定,目前在工商信息系统和税务系统中对于行业的认定有认定为货币服务的、有认定为其他金融业的、有认定为金融租赁的等等。这些认识上的不统一是否造成了对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较大的影响?是否已经成为了影响租赁公司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
贾毅军:受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一共有66家,对这些租赁公司而言,他们首先有个好爸爸,能得到各方面的认同,能得到更多的支持。而其他租赁公司没有。这是现实,没有那么容易改变。我们这些不受银监会监管的第三方租赁公司不要把自己硬归到金融上,我们就是租赁,就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情,我们不要把自己想的太大。
因为这种身份认识的不统一,在具体的租赁业务操作中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在工商局、土地局等行政机构办理登记手续时会遇到不给办理的情况。我们某外资租赁公司在甘肃某市工商局办理租赁物抵押登记手续时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已经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明确了各级行政机关应该为租赁公司办理相关的登记手续,但现实操作中仍遭到了拒绝,而且声称甘肃全省都不办理。虽然不知道全省都不办理的事情是否属实,但该市不给办理确实是存在的。

我们怎么办?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谁,我们要用我们的智慧和勤奋来经营,用诚信来经营,用创新来完善租赁模式。更不要跟风做互联网+,我们第三方租赁公司没有好爸爸,一旦出事没人救得了我们。

不要指望身份认定的变化,那不是你能控制的,一句话:认清自己是做租赁的,做好自己的事。

贾毅军:目前已经有第三方租赁公司接入了银行征信。对自己来讲就是自己找了个“恶婆婆”。但是接入了又怎样呢,人民银行又不给钱,又不给支持,就等于找了个婆婆来管着自己。
如果租赁公司接入了征信系统,设计好了,还是会有一定的好处的,但同时租赁公司受到的约束也会多起来。
所以我说,租赁公司的风险控制问题还是得靠手段和模式,靠好的风控设计和退出机制,而不是征信。这仅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租赁公司将违约承租人列入征信就能追回租金吗?征信只是一个威慑作用罢了。没有接入征信前,我们通过诉讼将其列为失信人不也一样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如果说接入了征信系统、出台了相关法律规定就能解决融资租赁公司的诉讼问题、逾期问题,那是有些痴心妄想了吧?你看现在,融资租赁诉讼租赁公司败诉的有多少呢?没有多少吧?融资租赁公司基本会赢得诉讼,除非那些胡乱操作的。而这些胡乱操作的顶多是被法院认定融资租赁合同名为融资租赁实为借贷,但基本不会说租赁公司投放出去的款法院不支持收回了,不是吗?
所以,目前的法律政策以及是否能接入征信对于租赁公司而言问题不大。租赁公司的诉讼问题在于执行局如何执行,逾期问题在于自己的商业模式,而这两点又都是因为退出机制的不健全带来的。

贾毅军:我国广大中小企业为社会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带动了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贡献力量。而由这些中小企业设立的第三方租赁公司也是希望能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租赁服务,但现实是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资金是制约这些租赁公司的原因之一;其次,股东与职业经理人思路的不统一,出现股东战略错误、职业经理人受到排挤等情况;第三,退出渠道没有建立。
所以,我们讲租赁公司的经营风险,讲这些有2—3亿的启动资金仍然经营困难的第三方中小租赁公司,其经营困难的原因还是前面的问题说到的:方向、定位、模式、资金、退出渠道等这些重要的因素。有资金却没有好的定位,你的租赁之路也走不好。

目前租赁资产除了做abs外,其他的融资渠道几乎没有了。银行信贷资金头寸几乎给不到租赁公司,哪怕是国企央企都已经很难获得银行资金了,何况我们这些第三方租赁公司?所以,很多中小第三方租赁公司只能将租赁资产包拿到资产交易市场交易,以期获得资金的流转。
我们再说二手租赁设备市场的问题。我们目前工程机械的二手市场是早已形成的,但运转情况怎样呢?你看看河北那里漫山遍野的二手工程机械就知道了。这种二手租赁设备市场有意义吗?对于租赁公司来说就更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们想想现在新设备都没人要,二手的有人要吗?所以租赁公司不要寄希望于回收租赁设备再处置。口号很好听,现实很骨感。

贾毅军:融资租赁是很好的金融衍生工具,未来不好说,但眼下是很好的灵活的、创新型的、安全的工具(有首付、有保证金还不安全?),特别是在16年找项目、17年找资金、18年找活路的时候。我们相信,在18年,融资租赁在金融领域里是能为国家做些事、很有发展潜力的金融工具。
中国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中国的市场特性。随着改革的深入,从结构的调整,到一带一路,到军民融合,到蓝海战略,我们中国用自己的思维创造了我们自己的金融市场。我们的融资租赁也是根据我们的国情来做的,是比较有中国特色的租赁市场,将来更会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租赁市场。现在我们总是看到有说国外融资租赁渗透率是多少,国内融资租赁渗透率是多少,这都成了套话。国外金融是混业经营,而我们国家金融是分业经营,两者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我们要充分发挥租赁的优势为广大实体企业提供支持,为国家建设提供服务。金融租赁公司认为做直租麻烦,回租模式相对简单,他们就是为了贷款,所以不用再考虑创造创新模式,直接以回租模式简单将资金投放出去罢了。而那些没有强大资金背景的中小租赁公司用的是杠杆,所以就需要创新模式,有思考的做回租。

贾毅军:美国的信用体系好,租赁公司不必担心逾期的问题。这是美国租赁公司与中国租赁公司在生存环境上的不同。
金融在美国是混业经营,多种模式可以共存,信托、信贷、直租、经营性租赁、传统租赁等等,租赁公司可以做贷款、信托、基金等;而在中国,租赁公司只能做租赁(有些自贸区允许开展保理业务),因为咱们中国的金融是分业经营, 银行是银行,信托是信托,证券是证券,保险是保险。

很多人对比中美两国的租赁渗透率,至于渗透率就更没有可比性,现在没有任何权威机构进行统计过,所属行业不同,监管层面不同,一个混业经营,一个分业经营,没有可比性。连全国各地政府数据都有作假,更别提这方面的大数据了--哈哈。

贾毅军:我们讲租赁公司租金逾期比较严重,尤其是很多工程机械制造商的厂商系租赁公司租金逾期率一直不低,我们也要客观的分析这个事情。工程机械制造商成立的租赁公司大力开展厂商租赁业务,这里有一个国家信贷支持的问题。我们国家有很多无法直接通过信贷就能完成投放的领域,于是就通过像厂商租赁的方式放下去了。这实际是在支持银行的信贷工作。
这两年国家对这方面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大了,再加上某些市场问题,工程机械类的租金逾期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之前大批量的投放,好的坏的都做,尽职调查也只是填填表格,按银行要求来做,最终实际上是租赁公司躺枪了。

我们再说为什么在中国逾期多一些,不是因为承租人违约成本低,是压根儿就没有违约成本。我们的租赁公司有问题吗?有。模式问题、方向问题,没有找到国家支持鼓励的方向。找错了对象--哈哈!

贾毅军:我们说说最近某银行系租赁公司和Z企业的大额交易。乍一看,构建了一种租赁的生态模式。
该银行宣布通过旗下租赁公司为Z企业授信xx亿,支持企业以经营性租赁方式销售企业产品,承租人租期结束,产权归属租赁公司,由Z企业负责协助租赁公司处理租赁物。大家一看,这是新型的模式啊,好啊,制造商不用承担兜底的风险啊,其实呢?

租赁生态不好建,首先租赁公司要帮助政府解决问题,做国家支持和鼓励的。如果在一些经营好的产业园区,租赁公司真正得到了政策的支持,那么在某个范围内行成良好的租赁经营秩序是可以做到的。但要建立好的租赁生态不容易。

贾毅军:我们谈不良租赁项目,谈租赁公司回收的租赁物的处置,实际上我认为要想形成专业的非通用设备的交易市场不容易,而且你想想二手设备会有市场吗?有需求吗?新设备都不好卖,旧的谁买?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不要寄希望于建立这样的租赁设备二手市场,我们还是要回归到租赁的风控,回到方案设计,回到项目选择。我们这么想,如果你设计租赁方案时就已经有了退出机制还怕什么?

而且,即使是不良租赁资产也有赚的可能。资产就是工具,要到市场上去流转,未必交易汽车就必须到汽车市场,牙疼了就必须找医院,不良的租赁资产未必就要到租赁设备的二手交易市场。
所以租赁公司的风险处置我们不能指望法院,指望执行局,更不能依赖于回收租赁物再处置,我们靠的是模式和智慧。

亿仕租赁:我们为使租赁可信赖、可依赖而不懈努力。

长按二维码关注亿租亿评网:租赁项目交流/租赁信用评价
欢迎您留言参与讨论,或者发邮件(yishizixunlin@163.com)给我们发表您的观点。